史書里故事很多耳熟能詳的人物卻不多。魯班,史無詳載的人物,卻已經深入到每一個人心里。他不只是一個名字,是中國古代勞動力人們智慧的象征,凝聚了中國五千年來創造故事,隨著時代發展升華為中國工匠精神。
現如今,魯班已經成為專注品質的代言人,國內各種高等獎項都用他的名字命名。古有俚語“魯班門前耍大斧,孔夫子門前賣經”。夫子文圣,儒家萬世經典都出于他;魯班工匠鼻祖,眾多行業的祖師爺,衍生的成語成語“班門弄斧”,意為行家門前賣弄。自不量力。
魯班精神代表的是中國工匠對產品要求精益求精,細節要求很高,對精品有著執著追求,百折不撓的毅力。現階段的快節奏社會,人心浮躁,人很難靜下心來做事。
可當走過故鄉的石徑,凝望著班、墨、奚仲的塑像,心里油然而生的安靜,“魯班精神,匠心傳承”聲音在耳邊響起。魯班,距離今天已經有近兩千五百年的時光,但故鄉沒有忘記他。
魯班鋸業自邁入鋸床行業起,就以傳承魯班精神為任,不敢有絲毫懈怠。工匠精神是魯班鋸業生產制造的重要尺度,是企業發展的源泉動力,員工精神文明建設的大方向。
魯班的員工在產品生產時對工藝要求充滿敬畏,在產品的生產加工中引進嚴格的規則,高標準產品要求。在每道工序凝神聚力,不忘魯班祖師的創新精神,積累經驗,把握機遇,帶動鋸床的發展與創新。
唯有此,才是傳承,才能不辜負先賢教誨。